聊聊合成生物学(二)——合成生物学的前世今生
“合成生物学” (Synthetic Biology) 这个词最早由法国物理化学家Stephane Leduc在其所著的《生命的机理》一书中首次提出,作者试图利用物理学理论解释生物起源和进化规律,认为“合成生物学是对(生物体)形状和结构的合成”。但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还不足以解释生命的本质,因此并未引起重视。
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,标志着人类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进入了更深层次,才有可能对生命体进行改造和设计。因此,我们以此为起点,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如下4个阶段:
萌芽阶段(20世纪下半叶)
这一阶段主要是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工具的大发展,人类开始理解基因的化学本质,并且能够开始在体外操纵基因,设计最初的“细胞工厂”,为合成生物学的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包括:
1953
发现DNA双螺旋结构
1957
提出生命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:DNA ⇋ RNA → 蛋白质
1960s
- 破译遗传密码子
- 发现首个基因表达操作子模型,证明基因在体内是受到严格调控的
- 中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——牛胰岛素
1970s
-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,分子克隆技术诞生
- 首次人工合成基因
1980s
PCR技术诞生,基因工程大发展
1990s
进入组学时代,大肠杆菌和酵母全基因组测序完成
领域创建与扩张(2000-2007)
2000年被认为是现代合成生物学元年。这一阶段产生了许多现代合成生物学领域奠基性的研究手段和理论,特别是基因线路工程的建立及其在代谢工程中的成功运用,正式确立了现代合成生物学的概念。本阶段的创新主要在技术手段上,工程应用进步相对滞后。
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包括:
2000
第一次设计合成了基因网络开关和基因振荡网络
2001
人类全基因组草图完成
2002
第一个人工合成生命体-脊髓灰质炎病毒
2003
- 发明BioBrick质粒
这是一种标准化、模块化元件,每个BioBrick元件可以携带不同的已知基因,但两端接头都是完全标准化的,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与其他任意的BioBrick元件组装起来,实现生物元件的标准化装配
- 青蒿素前体的生物学合成,开启人造细胞工程生产天然产物的新时代
2004
- 首次合成生物学国际研讨会(SynBio 1.0) 在美国举行
- 首届iGEM比赛在MIT举行,此后发展为国际合成生物学顶尖赛事
2005
- 首个高通量测序技术诞生,改变了组学的研究范式
- 由RNA调控的可编程基因表达
- 合成生物学基本原则确立:标准化,去耦合,模块化
2006
利用工程菌侵入癌细胞
快速创新和应用转化(2008-2013)
这一阶段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和工程手段,使合成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大为拓展。
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包括:
2008
- 首次完全人工合成微生物基因组
- 改变大肠杆菌氨基酸代谢生产生物燃料
2009
发明Gibson Assembly DNA组装技术
这种基因组装技术摆脱了限制酶酶切位点的限制,组装后的产物不存在额外的“疤痕”
2010
首次人工合成基因组细胞(支原体)
该细胞的基因组完全由人工合成,并且能够自我复制
2011
- 首次合成酵母染色体臂
- 建立大肠杆菌的全套布尔逻辑门
2012
- CRISPR/Cas基因编辑技术诞生
- 建立复杂多层基因环路
2013
利用工程酵母菌株生产青蒿素
发展新阶段(2014-今)
在这一阶段,工程化平台和生物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相结合,全面推动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及相关应用的商业化,合成生物学开始真正成为“未来产业”。
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包括:
2014
- 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
- 拓展遗传密码子。非天然的遗传密码子使得未来的生命形式存在无限可能。
2016
- 人工合成最小细胞
- 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肠杆菌逻辑门
- 愚公团队推出首批国产限制性内切酶
2017
- DNA存储
- 中国科学家参与完成从头设计合成酵母全部5条染色体
2018
- 逻辑控制CAR-T细胞
- 首次合成单染色体酵母细胞
- 自组织多细胞结构
2019
- 大肠杆菌全基因组合成
- 设计蛋白质参与的基因回路
2021
- AI驱动的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
- 中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
- 首个mRNA疫苗产品上市
2022
- 首次实现在复杂生物体的特定组织中对基因活动进行编程和调控
- 人工智能颠覆蛋白质设计
- 通过计算机模拟活细胞生命过程,揭示生命的底层原理
2023
- 首次从头合成超过1kb的DNA,为基因治疗和合成生物学提供了更强大工具
- 创造出不受任何已知病毒感染的生物体
- 获得完整的端粒到端粒(T2T)人类基因组序列,填补了原有人类基因组中的缺口
- 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产品上市,用于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病